时值春夏之交,雨水充沛,江河渐满。风渐热,绿槐高柳之间,新蝉噪鸣声起,这便进入夏天的第二个节气——“小满”。
小满时节,杏花烟雨已过,已无百花争艳,但“生如夏花之绚烂”,最美的“殿春”芍药已然登场了。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,姿容绰约,被奉为“五月花神”,其根可入药,是最经典的中药材之一。
以药之名
以花入药的草木很多,以药为名的花应该只有芍药吧。芍药以药为名,百花之中,其名最古,自是其来有之。
有言其妩媚艳丽,花容“婥约”,谐之以芍药。“勺药”则早见于《诗经》及《山海经》);也有花神偷丹、落地生花,花根入药、解救瘟疫的传说,仙花自是芍药。芍药的传统药用价值,始以止痛知名。
唐代时期,扩大了芍药的临床应用范围,如“治肺邪气,强五脏,补肾气,治心腹坚胀,妇人血闭不通,消瘀血,能蚀脓”等。芍药作为药材,有白芍、赤芍之分。白芍仅以栽培的芍药为基源植物,将其根水煮去皮或去皮蒸干而成;赤芍则更为简单,直接取芍药根经晒干而成。两者的主要区别来自制作工艺,但中医学方面的药用价值却不相同。
白芍是补益药,味苦、酸,微寒,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,用于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自汗,盗汗,胁痛,腹痛,四肢挛痛,头痛眩晕。
赤芍是清热药,苦,微寒,清热凉血,散痪止痛,用于热人营血,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目赤肿痛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擞痕腹痛,跌扑损伤,拥肿疮疡。
药食同源
芍药之花可赏,根可入药,然其功用远不止此。国人“吃货”本性,以花入食,食药同源,有人说这不是花,是“药”,是生活的解药,是暗淡无光日子里的良药,是治愈心灵的“良药”。如芍药花粥、芍药花饼、芍药花茶、芍药花酥。